理学学士诞生——迈向更成熟的中微子捕捉者之路

Posted by

2025年3月25日,小许顺利从日本东北大学理学部物理学科毕业,获得了理学学士学位证书。回顾这四年的本科生活,酸甜苦辣皆有。曾经,虽然我对地震学充满着热情,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进入地球物理系。然而,正是这次挫折,让我意外地走上了利用地球中微子展开科研的新旅程。

这篇博客将通过多个模块来回顾我四年来的一些重要节点,以此纪念我的毕业。

夯实基础:小许的物理学习之旅

  • 2021年3月,合格了多年以来的梦校——日本东北大学。
    由于当时苦于疫情,为了节省开支,坐了一晚上的夜行巴士来到仙台开启了新生活。
  • 2021年全年,受疫情影响,多数课程被迫改为网课。
    不过也正是这种特殊的经验,让我们另辟蹊径,在家里也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。
令人压力巨大的大一必修实验教材
被迫在家进行的实验
  • 2022年1月,被自己做的黑白棋AI击败,让人哭笑不得。
    也正是这种搞笑的经历,让我终于认识到编程的威力,从此开始了一系列认真的学习。
被自己亲手制作的AI击败时的结算画面
  • 2023年1月,完成了首个量子力学课程。
    为了宝贵的1学分,完成了数不尽的作业和小考。
    也正是因为过程比较艰辛,直至现在很多知识点也难以忘却。
量子力学I演习课程中完成的小考和作业
  • 2023年1月,开始了正规的物理学实验课程,逐渐习惯了熬夜赶报告。
    不过大四时,发现熬夜对身体带来的伤害超出了想象,终于养成了水滴石穿的习惯。
实验人三件套:电脑、咖啡、红牛(摄于凌晨4时52分)
  • 2023年2月,与DC Minecraft服务器的朋友们进行了“娱教结合”的尝试,获得了不错的反响。
    截止至今,我们依然会不定期在Minecraft世界中进行知识分享的活动,令我们开拓了不少眼界。
  • 2023年3月,与诺奖得主Barry Barish教授进行了为期2天的workshop。
    粒子物理学、加速器、重力波……
    一系列科学名词在会场里不断碰撞,感受到了物理学的魅力。
与Barry Barish教授的合影
还上了读卖新闻
  • 2023年3月,完成了日本东北大学Computational Data Science Program
    通过一系列机器学习的课程,仿佛感到自己掌握了解决宇宙所有问题的方法。(可惜并没有)
  • 2023年7月,因为分享了自己的凝聚态物理课程的笔记在Twitter上炎上了。相关链接
    当时正值韩国某团队声称发现LK-99室温超导体,小许粗浅地看了眼他们的论文,没想到发现了很多在课上学到的式子,于是就发了一篇推文。
  • 2023年9月,和东北大学的朋友们在日本文部科学省第2届地震·测地数据活用创意大赛中获奖。
    或许只是为了出一口气,想证明给一些老师看,未能如愿进入地球物理系一年后的我紧紧抓住了这次机会。
    十分感谢一直惦记着自己的地球物理系的朋友们。
在预选时提交的大纲图之一
奖状
  • 2023年9月,随队参加地球科学系的日本东北地方野外调查。相关博客
    还是念念不忘地球科学。
  • 2024年3月,荣获青叶理学振兴会奖励赏。相关博客
    慢慢感受到了物理学的魅力,并发现了物理学和地球科学之间的更多关联。
    这使我重新拾回了自信,愿意在这条不知去往何处的学习道路上继续前行。
  • 2024年3月,参加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春之学校。相关博客
    围绕着地幔对流的数值模拟方法与森重老师进行了为期3天的交流。
   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地球中微子被不少日本老师关注着。期待哪一天我也可以为他们带来令他们眼前一亮的成果。

音符之间:小许的交响乐团之旅

  • 2022年5月,加入了日本东北大学交响乐团(TUSO)。
    由于荒废了多年,刚进入乐团时竟然没能吹出声……
    于是在每天的routine里加入了练习长笛这一事项。
重新发现了长笛的魅力之处,连手机壳也换成了长笛样式的
长时间练习后在手指留下的印记
  • 虽然技术并非精湛,但在之后的3年里还是顺利完成了一系列演奏会。
    • 2022年10月,日本东北大学第74次大学祭:《化装舞会组曲》第1乐章(哈恰图良,2nd Fl)
    • 2022年12月,TUSO第179次定期演奏会:(献给东日本大震灾受灾者的)追悼曲(高桥信雄,Fl)
    • 2023年7月,TUSO第180次定期演奏会:c小调第5交响曲《命运》(贝多芬,2nd Fl)
    • 2023年10月,日本东北大学第75次大学祭:回忆如银笛(三浦真理,4th Fl)
    • 2023年12月,TUSO第181次定期演奏会:芬兰颂(西贝柳斯,1st Fl)
    • 2024年2月,TUSO×KUSO1联合演奏会:c小调第5交响曲《命运》(贝多芬,2nd Fl)
    • 2024年7月,TUSO第182次定期演奏会:d小调第4交响曲(舒曼,1st Fl)
    • 2024年10月,日本东北大学第76次大学祭:动画《千与千寻》混合曲(西條太贵 编,5th Fl)
    • 2024年12月,TUSO第183次定期演奏会:D大调第2交响曲(西贝柳斯,2nd Fl)、《卡雷利亚组曲》第3乐章(西贝柳斯,1st Fl)
    • 2024年12月,仙台东一番丁教会圣诞赞美礼拜2圣诞神剧(巴赫,1st Fl)

科学新征程:小许的中微子研究之旅

  • 2022年9月,由于未能进入第一志愿的地球物理系,开始不情愿地接触物理系的知识。
    然而,就在这一痛苦的过程中,我突然发现了一种十分新兴的跨学科研究——高能地球物理学。
在若干个因为痛苦未能入眠的晚上,这本书陪伴并治愈了我
  • 2023年4月,因必修实验课程的安排,在RCNS进行了第一次实验。
    可能也正是这次实验,让我真正喜欢上了粒子物理学。
    实在是太美了。
  • 2024年1月,再次因必修实验课程的安排,在RCNS又一次进行了实验。
    自己根据“配方”调配出了可以闪闪发光的液体闪烁体,好美。
  • 2024年4月,如愿以偿进入日本东北大学中微子科学研究中心(RCNS),成为KamLAND研究组的一员。相关链接
刚进入RCNS时的合影,小许位于最后一排的最右侧
  • 2024年9月,考研顺利成功。
    接下来的几年,小许将一直为KamLAND实验进行贡献。
前辈们特意为准硕士们准备的庆祝蛋糕
  • 2024年11月,加入OBD(海底反中微子探测器)工作组。
    终于找到了一种奇怪的路径做起了地球科学的研究。
刚加入OBD工作组时,为了验证自己初步想法的谜之计算结果
  • 2024年12月,首次进入KamLAND坑内进行工作。
    紧张与刺激同时冲击着我的脑颅。
  • 2025年3月6日,以“考虑中微子入射方向的夏威夷海域地球中微子通量评估”为题完成本科毕业答辩。相关链接
    令人意外的是,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。
    特别是大老板连连叫好,给我带来了很多继续科研的信心。
  • 2025年3月10~11日,完成了首次海报发表。
    在KamLAND Collaboration Meeting 2025 Spring中以“Geoneutrino Observations from the Ocean Floor: The Role of Directional Sensitivity”为题进行了发表。
    由于参与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欧美人,被迫用2种外语(日语、英语)轮流对应。
    不过总体还是十分有趣的,特别是自己成功推销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后的成就感很令人喜悦。
  • 2025年3月21日,进行了首次学会发表。
    在日本物理学会2025年春季大会中以“面向地幔地球中微子直接观测的海底反中微子探测器的研究开发13:考虑中微子入射方向的地球中微子通量评估”为题进行了发表。
    成功引起了一些听者们的兴趣,收到了几位东京大学的老师的提问。
实际使用的PPT封面
  • 2025年3月25日,顺利从日本东北大学理学部物理学科毕业,获得了理学学士学位证书。

以及,在美好背后的痛楚

  • 2022年3月16日,遭遇7.4级强烈地震。
    不断闪烁的电灯、书从书架上疯狂跌落的声音、将人无情甩起来的加速度至今让我难忘,有那么十几秒钟我怀疑我见不到第二天了。
强震后狼狈不堪的场面
  • 2022年9月,即便成绩优异,未能如愿以偿进入第一志愿的地球物理系。
    也是在同一时期,我失恋了,仿佛被全世界抛弃。
    那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,我只感到时间过得飞快,这段记忆仿佛在脑海里消失了一样。
    自己的小屋变得脏乱不堪,也有一阵子变得不再信任他人。
    大概从这之后的一年半,我经常怀疑是不是自己选错大学了。(万幸的是,现在来看并没有选错)
可笑的是,第二志愿也抛弃了我
来自地球物理系主任的冰冷的电子邮件

备注

  1. KUSO:京都大学交响乐团 ↩︎
  2. 本人为无神论者。 ↩︎

Leave a Reply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